技术支持
第一时间响应客户诉求,提供产品由选型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进入软件—“参数设置”—“优化参数”,选择对应的刀具,设置抬刀角度为180°,再进入“用户参数”—“加工参数”,抬刀角度设置成180°。
①检查面板主界面右下角,应该设置为脱机模式;
②如果是单头机器,进入“文件”—“系统设置”—“厂家参数”,检查刀头数,正确设置为 1 。
“处理”—“路径优化”,按图层顺序打 √ 即可。
这是由于勾上了“路径优化”的“切割起点优化”或“自动确定切割起点和方向”。“处理”—“路径优化”,取消这两项的√ 即可。
这是激光模拟电压偏大了。在切割功率都在90%,重调UR1、UR2的模拟电压(4.5V 左右)即可。
不出光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检查水?;な欠窕?,水是否正常循环,让水正常循环,若水?;せ悼啥探铀;な褂?。
②点射,看电流表是否摆动,若不摆动,用万用表测激光电源有没有 220V进电,若有也不出光可能电源故障,需更换。
③将+5V和AIN短接查看输出最大功率,若出光,则电位器坏。
④有没有直流3V 以上电压,有则板卡正常,没有则卡的信号有问题。
⑤厂家参数了“使能参数”设为否。
⑥图层参数里“是否输出”是否为否。
⑦如果是激光 2 不出光,则看厂家参数 “激光管配置”是否为单管。
根据以上几点可能原因排查,重新调好即可。
1、点击【设置】-【系统设置】;
2、选择【导入/导出】,勾选需要优化导入或是导出的图形参数;
3、导入DXF文件的案例
3.1当用户只需要DXF内的图形信息,而不需要文件内的文字信息时,可不勾选此项。未勾选DXF文件的信息,查看导入效果;
3.2导入DXF格式的图片;
3.3勾选后 ,如下图:
3.4导入从预览上就可以看出效果;
4、导入AI文件的案例
4.1勾选【导入AI文件图片数据】与【允许导入AI轮廓数据】的文件显示如下图:
4.2不勾选【导入AI文件图片数据】的文件显示如下图:
4.3不勾选【允许导入AI轮廓数据】的文件显示如下图:
5、数据检查的案例
【闭合检查】根据闭合容差自动检查并闭合曲线;
【合并相连线】根据合并容·差,自动连接曲线;
【节点处理】数据中节点很多时,可填写数值,在此数值内的节点做平滑处理。
6、输出数据的设置
【使能直接输出计件】勾选此项,在软件上点击开始的文件会累计件数
【件数清零】清空已累计的件数
7、导入图形操作(默认RDImage 清空所有图形 自动旋转)
7.1勾选导入图片默认用RDImage打开后,导入图片会跳转到RDImage软件(提前安装RDImage软件,如未安装会弹出提示),如下图:
7.2【导入时自动清空所有图形】:新建文件,绘制矢量图后,导入矢量图或是位图时,勾选此项,导入后,清空工作区所有图形,如下图:
1、加工定位位置有4种方式可以选择,分别是当前位置、原定位点、机械原点和绝对坐标。
如下图,右上角坐标表示机器原点位置;绿色点表示激光头相对加工图形的位置。黑色大矩形框表示机器工作台面。
2、当前位置、原定位点、机械原点
【当前位置】软件上点击【开始】或面板上点击【启动】时,机器开始加工的位置即激光头当前所停留的位置开始加工。
当前位置加工与软件参数设置激光头相对图形位置有关,即要注意图形相对于激光点的位置。
【原定位点】激光头回到上一次的定位点, 定位点可通过机器面板的按键来设置。每次加工激光头都会回到定位点开始加工。
【机械原点】激光头回到机械原点位置开始加工,机械原点即机器复位时回到的限位点。
为了避免加工图形边框越界,激光头位置设置与机器原点位置相同。步骤如下:点击菜单工具栏【设置】--【系统设置】--【机器配置】,激光头位置选择右上角;
注意事项
2.1不管选择哪种图形定位位置加工,保持激光头位置、机器原点位置和机械原点(轴复位点)在同一位置上;
2.2使用【当前位置】或【原定位点】加工时提示:边框越界,需移动实际激光头位置或重新定位【原定位点】,使实际激光头的位置到边框的距离留有足够大的空间。
3、绝对坐标
【绝对坐标】加工图形在软件工作台上的位置与实际机器工作台的位置对应起来,此时加工定位位置应选择“绝对坐标”。
那么图形的实际输出位置不再与激光头相对图形位置以及定位点相关,而始终是以机器的机械原点(设备复位的位置)作为定位点。
注意事项
3.1只要软件机器工作台与实际机器工作台X、Y幅面大小设置一致,加工图形在软件工作台面的位置就是实际加工出来的位置;
3.2需设置机器原点与机械原点(设备复位的位置)在同一位置,否则加工的图形将会被镜像。
步骤:菜单工具栏 --【设置】--【系统设置】-- 选择机器原点位置。
1、进入设置界面的步骤:点击工具栏【处理】-【路径优化】;
【原始路径】按照原始生成的路径进行加工。
【飞行切割】当多个图形在一条直线上时使用飞行切割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加工时间。注:V8未提供此功能,此处为辅助说明
【按图层顺序】按照图层的排列顺序号进行加工。
【由内到外】当切割的图形内部还包含其它图形时,选择此功能则由内到外切割图形。不勾选此功能则由外到内切割图形。
【分块处理】根据分块高度对比图形高度,只要在分块高度内的图形都会被优先加工。
2、对于分散图形,如下图:
假设从上到下进行加工时,分块处理高度为100mm时,会优先加工红色区域内图形【A、B】,包括与红色区域沾边的图形【E、G、C、D】注:E、G、C、D整个图形都会被加工;
如果处理高度修改为为200mm,会优先加工蓝色区域内图形【A、B、C、D、E、F、G、H】,包括与红色区域沾边的图形【I】;
如果处理高度修改为为300mm,会优先加工黄色区域内全部图形。
对于阵列图形,如下图,
假设从上到下进行加工时,分块处理高度为50mm时,会依次加工黑色区域内图形【1→2→3→4→5】
如果处理高度修改为为110mm,会依次加工红色区域内图形【1→6→2→7→3→8→4→9→5→10】
如果处理高度修改为为300mm,会依次加工蓝色区域内图形
【1→6→11→2→7→12→3→8→13→
4→9→14→5→10→15】
如下图,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以及从左到右的路径优化图。
加工方式从上到下
加工方式从右到左
加工方式从左到右
3、设置步骤
3.1点击菜单栏【处理】→【路径优化】;
3.2如当切割的图形内部还包含其它图形时,则勾选从内到外→选择【单个从内到外,寻找切割点】→点击【确定】。
【切割起点优化】在离原点最近的位置开始切割。
【自动确定切割起点和方向】对加工图形根据算法自动分配起点、路径、终点。
【间隙补偿优化】对加工图形进行一定的间隙补偿;在机器条件比较差,步进距离比较差的情况下使用这个功能。
1.【添加节点】在曲线上点击添加任意位置,再点击【添加节点】。
2.【删除节点】框选中曲线上需要删除的节点,节点选中后变成绿色,再点击【删除节点】。
3.【分割曲线】将曲线从节点处断开。
4.【连接节点】将两个断开的节点直线连接起来。
5.【直线转曲线】将两个节点中的直线转为曲线。
6.【曲线转直线】将两个节点中的曲线转为直线。
1、添加节点步骤
1.1首先框选中需要编辑的曲线,再点击如下图绘制工具栏【节点编辑】;
1.2把鼠标移动到曲线,需要添加节点的位置上,点击一下会出现红色的小矩形,如下图所示:
1.3再次点击图标“+”,当红色矩形变为白色的矩形,表示节点添加成功;
2、删除节点步骤
2.1首先框选中需要编辑的曲线,再点击如下图绘制工具栏【节点编辑】;
2.2鼠标左键框选需要删除的节点(被选中的节点会变成绿色),然后点击图标“-”。如下图:
2.3删除成功效果如下图:
3、分割曲线步骤
3.1首先框选中需要编辑的曲线,再点击如下图绘制工具栏【节点编辑】;
3.2鼠标左键框选需要分割的节点(被选中的节点会变成绿色),然后点击【分割曲线】。如下图选中2个节点:
3.3分割完成后,分割后曲线将从原来的节点断开,如下图已将分割后的曲线上移:
4、连接曲线
4.1框选所有的曲线,点击【节点编辑】;
4.2如下图,框选2个需要连接的节点,然后点击【连接节点】;
4.3连接结果如下图:
5、直线转曲线
5.1首先框选中需要编辑的曲线,再点击如下图绘制工具栏【节点编辑】;
5.2点击【直线转曲线】,选中一个或多个节点;
5.3如下图,拖动虚线的黑点即可编辑直线的曲线;
5.4效果如下图显示:
6、曲线转直线
6.1首先框选中需要编辑的曲线,再点击如下图绘制工具栏【节点编辑】;
6.2选中两个相邻节点,点击【曲线转直线】;
6.3结果如下图所示:
1、桥位功能定义
桥位切割工艺的用途是在切割的过程中为了使零件与板材不分离并保持相对位置设置的微小连接点,以此保证激光头在快速移动中的安全性。
该工艺可根据轮廓的长度,自动加上合适数量的桥位,此外,还能区分内外轮廓,决定是否加桥位,使不留桥位的内轮廓(废料)掉落,而留桥位的外轮廓(零件)与母材粘连在一起,不掉落,从而免去分拣的工作(在设置的桥位位置关光)。
2、桥位功能的操作步骤
2.1在软件主界面绘制一个矩形并选中该矩形点击【处理】按钮弹出如下:
2.2点击【桥位】按钮会弹出桥位的操作界面如下:
【宽度】桥位长度控制
【桥位生成方式】:选择生成桥位的方式,其中选择按间隔或数量设置桥位属于自动生成桥位的方式。
【间隔】:间隔多少生成一个桥位
【数量】:桥位的个数
【手动设置桥位】:在图形任意位置点击生成桥位
【应用】:自动桥位时使用可以直接查看效果
2.3选择手动桥位,宽度设置为50进行在图形上进行操作,标签1为桥位,标签2鼠标移到位置点击左键会生成标签2一样的桥位;
2.4点击确定后,桥位后的图显示在编辑区,点击退出不保存本次操作,编辑区图形不变;
2.5选择桥位生成方式,选择【按间隔设置桥位】,【间隔】设置为50,【宽度】为50,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标签1显示桥位宽度,标签2为间隔宽度;若选择数量设置桥位数量填写为3,宽度为50mm点击【应用】如下图所示:
2.6点击【确定】图形显示在主界面,点击【退出】不保存本次操作,编辑区图形不变。
3、注意事项
3.1针对阵列图形,可选择先桥位后阵列也可选择先阵列后桥位,效果一致,自动桥位设置如下:
3.2先桥位完成选中图形,再选择右侧最下方阵列图标,填写如下参数:
3.3点击确定生成阵列图形,显示在编辑区如下:
3.4先对一个矩形进行阵列,填写参数如图:
3.4先对一个矩形进行阵列,填写参数如图:
然后再选中阵列的图形进行阵列,阵列参数设置如图:
点击【确定】生成的效果图如下:
1、功能定义
步距:步距即电机的脉冲当量,向电机发送一个脉冲时,对应运动轴走过的绝对距离值。
在该值正确设置之前,可让机器切割一个较小的矩形,通过图形长度和测量长度来自动计算电机步距。
2、参数界面
3、步距参数测量方法:
使单个移动轴在坐标上单方向移动 100mm,测量实际的运动距离,然后点击图中标注红色按钮,
进入计算界面,填入开始设置的值以及测量得到的值, 点击确定则计算出比例值。
也可以切割一个比较大的矩形,然后测量切割图形的长宽尺寸,与软件设置的长宽尺寸对比。
参数界面
4、操作示例
4.1我们拿到一块新主板时,一般情况步距参数并非准确与设备的驱动器匹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调整;
4.2为防止步距过大或过小造成撞机、丢步等情况,我们一般可以先让激光柱在幅面走动一段距离,通过目测来判断步距匹配是否相差过大;
比如,我们通过面板控制X轴坐标移动200MM,再通过激光柱实际移动距离来判断;
下图可得出,坐标上移动200MM,实际移动260mm左右;
如果两组尺寸相差不大,可以有效削减调试过程中碰撞的风险。
4.3最后,我们需要尝试多次执行切割来修正步距;在图形界面建立多个100mm*100mm,200mm*200mm的方形;
4.4执行加工,然后对比尺寸。
第一组:(图形长100mm,实际切割长112mm);
第二组:(图形长200mm,实际切割长224mm);
4.5得出上图长度数据后就可通过步距计算进一步修正步距参数;
4.6选中一组后将参数输入,确认后软件将自动计算,得出修正的步距参数值。
4.7将切割和对比操作重复执行多次,最终得出精准步距参数。
5、注意要点
5.1切割测试距离越长,测量结果越精准;
5.2每台设备的移动轴电机驱动器型号和配置不一样都会导致步距参数也不一样;
5.3初次调试步距参数先尝试用肉眼判断步距差距是否过大,防止碰撞;
5.4加工速度,加速度,急停加速度等参数不匹配、撞机、长时间加工等情况可能会造成传动皮带或丝杆磨损,从而整体影响设备的步距,产生偏差,出现此类情况请定期调整参数并重新修正步距;
如果在校正后仍然有较大偏差,建议检查驱动器或尝试更换皮带、丝杆。
1、功能定义
【快速修正】快速修正是为了对相机畸变校正做一些修正,一般从相机中心区域呈波形向四个角逐渐变换散开。从中心区域到边角区域,偏移逐步增加。
即应用于中间准,从中间往四周越来越不准,改变高度的值,图像实时发生变化,调整到图像切割痕迹与软件上的失量图重合。
【手动修正】手动修正功能是将幅面分成9个区域,根据需求去设定某些区域进行偏移修正,以左下角为基准,以设定值为固定偏移量。
常应用于个别区域不准的情况。
2、功能界面
3、操作示例
【快速修正】
改变高度的值,图像实时发生变化,调整到图像切割痕迹与软件上的失量图重合。
【手动修正】
3.1确认正确连接设备,与软件保持正常通讯;
3.2确认相机安装准确,可正常连接拍照;
3.3首先进入手动修正界面,此功能是将幅面分为9个区域;
3.4根据需求可使用界面内的拖拉条设置每个区域的范围面积;
3.5点击切十字,机器会在九个位置切割出十字
3.6切完十字会进行自动拍照,拍照完成后,拖动十字位置到切割的痕迹
3.7执行加工后进行拍照;对比每个区域的原图形与设置偏移后加工的图形位置;
3.8可以看出,使用手动修正功能后,除了中间区域,其它四周围的八个区域都对图形进行了以左下角为基准的正方向设定值偏移。
注意要点
1、快速修正是呈渐变效果向四周扩散增加偏移量,手动修正则是根据选中的区域按设定值统一偏移;
2、手动修正对中心区域不生效,如果中心区域出现偏移,则建议重新做相机畸变校正和切十字偏移校正。
1、自定义模板的使用场景一。
2、例如这个材料,框选特征无法提出来特征线。
第一步,检查相机的曝光是否正常,换通道是否能更加清晰再次框选,如果都无效可使用自定义特征线;
第二步,点击新建,命名模板,选择折线,对外轮廓和内部特征进行描边;
第三步,描好之后选择自定义特征,然后鼠标左键单击界面;
第四步,画出或者导入切割线,然后保存模板;
第五步,调低相似度进行匹配,画有效区域,匹配完成。
1、框选特征后,图片线条杂乱,删去多余特征与调节特征长度后仍然无法明确清晰的提出边界特征线,用自定义模板去做特征;
2、点击新建,命名模板,选择折线,对外轮廓和内部特征进行描边;
3、描好之后选择自定义特征,然后鼠标左键单击界面
4、画出或者导入切割线,然后保存模板;
5、调整相似度进行匹配,画有效区域,匹配完成。